第177章 樱桃肉_燕京小厨娘
神马小说网 > 燕京小厨娘 > 第177章 樱桃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7章 樱桃肉

  用料就这么多,做起来也不复杂,只要掌握好火候,就能摊出一张又一张的煎饼。

  梅娘将一盆面糊全都做成煎饼,让小宫女捧着装满煎饼的竹筐跟着出去。

  外面的叛军想是被方才的爆炸声吓破了胆子,这会儿一直没有再撞门。

  梅娘把煎饼放在宫人们面前,笑道:“这是杂粮煎饼,快吃吧。”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到底顶不住腹中饥饿,纷纷上前来拿煎饼吃。

  全姑姑先拿了一张煎饼,双手奉给太后。

  “娘娘,条件有限,您将就吃些。”

  太后怔怔地看着眼前的煎饼,一时间猜不出这是什么吃食。

  吃惯了山珍海味,见惯了珍馐佳肴,眼前这张以粗粝的杂粮面做成的煎饼,竟然她认不出来。

  一夜的紧张和愤怒耗费了她许多力气,这会儿她身心俱疲,一点儿胃口也没有。

  可是看到全姑姑满是恳切哀求的眼神,她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叹了口气,拿起了煎饼。

  或许,全姑姑也怕她成为饿死鬼吧?

  太后拿起煎饼,一脸索然无味地咬了下去。

  酥脆的外皮应声而裂,浓郁的杂粮香气弥漫开来,香喷喷的碎渣顿时溅满了口腔,一口下去,只让人觉得满口浓香。

  太后惊讶地瞪大眼睛,重新以全新的目光审视着手中的杂粮煎饼。

  虽然叫不出这饼的名字,她却吃得出来其中的滋味。

  没有肉,没有鸡蛋,甚至连一点油星都没有,这煎饼的味道却如此特别。

  没有糖却有粮食独有的微甜,没有油却有大火烙出来的酥脆,其中软嫩的青菜又恰到好处地中和了煎饼的干硬,吃起来外酥里嫩,别有一番风味。

  几口下去,肚腹渐渐变得温暖起来,食物带来的力量向五脏六腑和四肢游走,连混沌的头脑都跟着清醒了几分。

  太后顾不得形象,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全姑姑看着太后狼吞虎咽的样子,忍不住背过身去抹起了眼泪。

  太后娘娘从出生便养尊处优,何时受过这样的罪,连如此粗糙的杂粮饼子也吃得津津有味。

  全姑姑生怕太后看见伤心,抹了几下眼睛,便去那竹筐里又拿了一块煎饼,奉给太后。

  这次太后却没有伸手接,全姑姑等了一会儿,见太后迟迟没有动作,便抬头看向太后。

  只见太后正望着她手中的煎饼出神,看着看着,眼泪竟不知不觉掉了下来。

  见太后落泪,全姑姑心里大恸,一下子跪倒在地上。

  “娘娘别难过,都怪奴婢没有照顾好娘娘,奴婢罪该万死!”

  见全姑姑跪下,一众小宫女小内侍全都慌忙起身跪下。

  “奴婢罪该万死!”

  “奴才罪该万死!”

  此起彼伏的声音让太后回过神来,她神情惨淡地笑了笑,摆手道:“都这个时候了,还讲什

  么虚礼,都起来吧。”

  数个宫女内侍却当真伤心起来,借着跪地的由头,伏地痛哭起来。

  这一次,他们是为太后而哭。

  太后虽然为人严厉,却是个外冷内热的性子,哪怕是宫人们不小心犯了错,也不过呵斥几句就算了,不像有些主子,待宫人们非打即骂,更有那不好伺候又性子严苛的,打死打残个把犯错的宫人,那也是常事。

  相比其他主子,太后已经是极宽厚仁和的性子了。

  眼看着叛军就要冲进来血洗慈宁宫,一众宫人们想着左右都要死在一处,便想起太后平日里各种好处来,又见素日里高高在上的太后,此刻却被孙靖娥和叛军逼上绝路,哪有不心痛的,一个个哭得头都抬不起来。

  太后本来已经不哭了,见众人哭成这样,也不由得勾起伤心来。

  梅娘走过去,递了帕子给太后。

  “娘娘别担心,您瞧,外头天都要亮了。”

  太后听了这话,抬眼向外望去。

  之前一直关注着慈宁宫门外的情形,又有东宫那边的炮火,她几乎都忘了时辰。

  现在一看,天边不知何时已经展露出一丝清冷的微光,那光芒正在逐渐扩大。

  “是啊,天都快亮了。”

  太后扯了下嘴唇,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她拉着梅娘的手,让她挨着自己坐下。

  “好孩子,多亏了有你,要不然凭着我们这几个老骨头,哪里撑得过半夜。”

  梅娘低声道:“是太后福大命大,定能逢凶化吉。”

  叛军就在宫门外,随时可能闯进来,梅娘说这话,太后是不大信的。

  她握住梅娘的手,轻声道:“哀家是不怕的,孩子,你怕不怕?”

  梅娘摇摇头,从全姑姑手中接过煎饼。

  “民女不怕,娘娘,您再吃些。”

  太后看着她手中的煎饼,终于朗声大笑。

  “哈哈哈,临死之前若是能吃到这样的美食,死又有何惧?”

  她拿过煎饼,三两口就吃下了肚。

  “好吃,这是哀家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东西!”她看向梅娘,目光里全是赞许和疼爱,“若是今日逃不过去,你也别怕,哀家到了那边,还吃你做的菜。”

  梅娘展颜一笑,道:“好,就算到了黄泉路,民女也陪着娘娘。”

  太后紧握着梅娘的手,说道:“你也别自称什么民女了,往后哀家叫你梅儿,你跟箫儿一样,叫哀家姑祖母便是。”

  梅娘也不推辞,果然叫道:“梅儿谢过姑祖母。”

  太后将梅娘的手攥得紧紧的,眼中满是心痛。

  她这一辈子,荣华富贵都经历过了,哪怕是即刻就死,也没有什么遗憾。

  可是梅娘才十七岁,正是花朵一般娇嫩的年纪,她如何舍得梅娘就这么跟自己走了!?

  太后咬了咬牙,做出一个决定。

  “梅儿,你听哀家说——”

  话还没说完,就听见宫门外传来轰的一声巨响。

  那些叛军见里面迟迟没有动静,按捺不住又来攻门了。

  ㈧本作者叶流金提醒您最全的《燕京小厨娘》尽在,域名[]㈧『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此时的慈宁宫当真是弹尽粮绝,别说什么东西都没了,就算有,一众疲惫的宫人们也实在无力起来反抗了。

  梅娘强撑着起身,让宫人们去拉绳索,撒铁钉,只盼着宫门被砸破之后,能拖延一刻是一刻。

  正忙乱着,她忽然感觉到身后被人重重地推了一把。

  “梅儿,别管我们了,你快走!”

  梅娘大惊失色,回头看向太后。

  太后还保持着推她的动作,眼神里满是决绝。

  “他们是冲着哀家来的,你们能跑一个是一个,小桂子,你不是知道哪里有狗洞吗?快带着梅姑娘走!”

  桂公公也吃了一惊,正要说什么,却见太后陡然变了脸色。

  “还不走?你连哀家的话都敢不听了吗?信不信哀家即刻就要了你的脑袋!”

  桂公公吓得话都说不出来,只有连连点头。

  他匆匆说了句“梅姑娘,得罪了”,便拉着梅娘的袖子往宫墙的角落里跑。

  刚跑了几步,全姑姑追上来,将一把宝剑塞到梅娘手里。

  “梅姑娘,这是娘娘让奴婢给您的,这把剑是当年太后娘娘大婚的时候,老国公爷送她的宝剑,娘娘本来留给顾大人……娘娘说,让姑娘您拿着,就当……就当是个念想了!”

  全姑姑忍不住眼泪,说完这些话就用力推梅娘。

  “梅姑娘,你快走吧,迟了就来不及了!”说罢又对桂公公说道,“小桂子,别傻愣着了,快走,都走啊!”

  外面的叛军撞了好一会儿门,发现里面没有动静,便断定慈宁宫再无还手之力。

  他们又惊又喜,越发来了力气,一边叫骂着,一边更加用力地撞着门。

  被连撞带砸了大半夜的宫门,终于开始摇摇欲坠。

  梅娘手里握着宝剑,被桂公公拽得几个趔跄。

  忍了一夜的眼泪终于汹涌而出,她用尽全力挣脱桂公公的拉扯,提着宝剑向太后的方向奔过去。

  太后回头看到她返回来,大惊失色,开口朝她喊着什么。

  撞门的声音震耳欲聋,掺杂着叛军污言秽语的叫骂声,一片混乱之中,梅娘根本听不清太后在说什么,她只知道,她不能一个人逃生,她不能把太后留在这里等死!

  梅娘才奔到太后身边,就听见宫门如爆竹炸开般一声巨响,终于轰然倒塌。

  她转过头去,看到那些满头满脸都是伤痕的叛军哇哇大骂着,一股脑涌了进来。

  顾不得再跟太后说什么,她用力拔出宝剑,拦在太后面前。

  那些叛军好不容易冲破了宫门,满心都想着要抓住太后邀功,要血洗慈宁宫,哪里还会看脚下,一个一个先是被绳索绊倒,紧接着又跌倒在满地的铁钉之上。

  一时间宫墙内呼痛声,惨叫声,大骂声不绝于耳,虽然绳索

  和铁钉拦住了不少叛军,可后面的叛军还在外里冲?『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他们绕过地上那些东倒西歪的残兵,举着刀剑向梅娘和太后冲了过来。

  孙靖娥跟着叛军奔进慈宁宫,满脸都是掩不住的得意和兴奋。

  “你个老不死的,今日终于落在本宫手里!”

  太后睚眦欲裂,咬牙切齿地说道:“梅儿,把宝剑给哀家,哀家宁可自刎,也不要落到孙靖娥手中!”

  梅娘同样咬着牙,大声道:“就算死,我也要拉她垫背!”

  话音未落,孙靖娥便带着一群叛军冲到了他们面前。

  “好哇,本宫就说你这个老东西哪里有这么多花招,原来是这个死丫头捣鬼!”孙靖娥夺过身边一个兵士手中的剑,直接朝梅娘砍了下去,“既然你要拼死护着这老东西,本宫就成全你!”

  梅娘没使过剑,见状只有用尽全力举起剑去挡,只听叮的一声,她手上一痛,宝剑差点儿脱手而飞。

  梅娘咬紧牙关,才重新拎起剑,孙靖娥又是一剑刺过来。

  这次她无论如何也来不及提剑抵挡,正以为会被一剑刺死,却听一声清啸,一杆长枪破空而来,直接将孙靖娥手中的剑震飞。

  梅娘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朝着长枪飞来的方向看去,只见无数将士势如潮水般涌入慈宁宫,片刻间便将叛军杀得落花流水。

  凛冽的铁甲寒光中,一个颀长的人影格外引人注目。

  只见他黑袍银甲,铠甲上染尽鲜血,冲在一众侍卫和兵士的最前方,所过之处叛军如一片片稻草般齐刷刷倒下,明亮的晨光中,他所向披靡的身影是那么夺目耀眼。

  “顾南箫,你终于来了……”

  梅娘的话还没说完,便觉得眼前一黑。

  晕过去之前,她唯一看到的,就是顾南箫惊痛交加,面色惨白的脸。

  他来了,她就能活下去了。

  他们都能活下去了……

  梅娘只觉得浑身的力气都被抽离而去,耳边传来顾南箫焦急担忧的呼唤声,她却无法给出回应,只能任由意识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梅娘从未做过如此漫长而沉重的梦境,时而像是深陷在黑色的混沌中无法自拔,时而像是漂浮在无边无际的海洋中,找不到方向,时而又像是被柔软的云端包裹,软得连一根手指头都不能动。

  她偶尔能模模糊糊地感受到外界,比如听到帕子在水中漂洗的声音,闻到各种奇奇怪怪的药味,听到时远时近的各种声音,有太医说她只是受了惊吓,力尽晕倒,有宫女说太后派人来问梅姑娘醒了没有,更多的是各种禀报或者催促的声音,像是跟顾南箫汇报外面的情形。

  这些感知碎片将她在清醒与昏迷之中来回拉扯,她拼命想要醒过来,想要问问现在是什么情形,可是整个身体都好像不是她自己的,完全不接受她的掌控,她只能在意识中干着急。

  她听到最多的,是顾南箫的声音。

  每次他开口,都像是离她很近,仿佛就在她的耳边一样。

  他的声音变得沉重而嘶哑,外界对他说的话,他一概不理,只有无人的时候,他才会不停地对梅娘说话。

  “梅娘,是我来晚了……是我错了……”

  “梅娘,你能听到吗?只要你能醒过来,让我做什么都好,只要你醒来……”

  “梅娘,你生我的气了吗?为什么还不醒过来,你生我气也好,打我也好,骂我也好,只别这样不理我……”

  梅娘从没听到过顾南箫如此惊慌无措的声音,她很想给他回应,很想说自己没事,可是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最后,她只能无奈地放弃了这种企图,任由疲惫的潮水将她彻底淹没。

  又是一场漫无边际的梦境过去,梅娘似乎在黑暗中看到一抹光亮,那抹光越来越明亮,随着她艰难地睁开眼睛,她终于看到了眼前的情形。

  她的手被顾南箫握在手中,贴在他的脸颊上。

  梅娘的感觉一点点苏醒过来,她这才发觉,顾南箫的脸上已经长出了淡青色的胡茬,贴在她手心上,有点扎扎的疼,又有点微微的痒。

  她忍不住动了动手,只是这么一个细微的动作,却猛然惊醒了顾南箫。

  他几乎是条件反射般握紧了她的手,同时抬头看向她。

  梅娘几乎不敢相信眼前的人是顾南箫,不过几日的功夫,他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一双眼睛熬得发红,却依然在看到她的瞬间,陡然明亮了起来。

  “梅娘!”

  她还来不及说话,整个人就落入他灼热的怀抱。

  “你终于醒了,我还以为……”

  梅娘被勒得两眼发黑,好不容易才张开嘴。

  “顾南箫,我……”

  听到她断断续续的声音,顾南箫才意识到自己用错了力,连忙放开她。

  “你觉得怎么样?想喝水吗?想吃点什么?我这就去叫太医!”

  顾南箫语无伦次地说着,起身就要出去。

  梅娘动了动手指,拉住了他的袖口。

  再次开口,她才发现自己的声音已经哑得不像话。

  “你……咳咳,多久没睡了?”

  顾南箫没想到她第一句开口居然问的是这个问题,不由得一愣。

  “我……记不大清楚了。”

  一旁端着药的宫女看不下去,斗胆说道:“梅姑娘,您已经昏迷了三天三夜,顾大人一直寸步不离地守着您,也是三天三夜没合眼了。”

  梅娘只当自己是睡了一天,没想到不知不觉间,已经过去整整三天了。

  她想哭,却流不出眼泪,只用力去推他。

  “我没事了,你……你快去休息。”

  好不容易守到她醒过来,顾南箫哪里肯走。

  “我不累,倒是你,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梅娘摇摇头,只觉得嗓子又干又痛,实在不想说话。

  顾南箫倒了一碗水,亲手扶起她的头。

  梅娘是当

  真渴了,就着他的手将一碗水喝了个干净。

  甘冽的清水宛如溪流,滋润着她虚弱不堪的身体,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有力气说话。

  “你吃东西了吗?”

  他一向挑嘴得很,在宫里这几天,只怕也没有好生吃饭。

  知道她惦记自己,顾南箫心里又难受又感动。

  “吃过了,你想吃什么,我叫人给你做。”

  梅娘知道他一时间是不肯离开自己的,索性也不撵他去休息了。

  “我想喝米汤。”

  见她肯吃东西,顾南箫几日来终于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好,我这就让他们给你煮米汤。”

  梅娘那夜费尽了心力,虽然睡了三天,身体依然虚弱,她靠在顾南箫身上,感受到他真真切切的体温,才觉得一颗心彻底放了下来。

  她缓了一会儿,慢慢地开口说话。

  “我没事,你放心。”

  “我没有生你的气,你来得很及时,是你救了我。”

  “我知道你担心我,可是也不该这么熬着自己,我也会担心。”

  她努力回忆着自己昏沉时候听到的话,一句一句回答给他听。

  顾南箫起初还不明白她是什么意思,待听懂之后,不禁再次将她抱紧。

  “好,我会记得的。”

  听到他这么说,梅娘不禁苦笑。

  记得是记得,如果有下一次,想必顾南箫还是会这么做。

  她不想顾南箫一直担心自己,便转移了话题。

  “太后娘娘怎么样了?皇上呢,太子呢?”

  顾南箫知道她不放心,便耐心地讲给她听。

  “多亏了有你,姑祖母很好,没有受伤,这两日正忙着处置后宫的事……”

  孙靖娥做出这样的事情,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好结果,那日梅娘晕倒之后,宫中侍卫便将孙靖娥及叛军一并拿下,叛军被送入大牢,孙靖娥则被打进冷宫。

  在顾南箫的描述中,梅娘才知道那一夜都发生了什么事。

  祁昊伙同其舅孙应奎,私自调动兵力,将皇宫内外一并落锁,不许进出。

  孙应奎带兵攻打东宫,好在祁镇早有防备,跟顾南箫里应外合,在东宫处打了一夜恶仗,才将孙应奎及其手下一并抓获。

  祁昊给祁瞻吃下毒药,逼他写下重立太子的诏书,祁瞻虽然被胁迫,却绝不肯松口更换太子,如此僵持了半夜,才被顾南箫和刘守成设计救出。

  祁昊见大势已去,反而狂笑起来,说合欢散的解药只有自己才有,祁瞻若是还想活下去,就不能动他,祁瞻怒极,当场拔剑要杀了祁昊,场面一度极其混乱,还是刘守成见势不妙,让人把祁昊拖了出去,才让祁昊暂时留下一命。

  祁昊是死是活事小,祁瞻身中奇毒,整个太医院都一筹莫展,这几日几乎所有的太医都在乾清宫内研究解毒之法。

  那夜东宫和乾清宫乱作一团,所有侍卫和兵力都被调动去

  打仗,竟然没有人注意到孙靖娥带了叛军来打慈宁宫。

  想来也是,都想着祁昊若是意图谋反,动手的目标不是祁镇就是祁瞻,谁会想到会有人盯上慈宁宫里颐养天年的老太后呢?

  所以直到乾清宫和东宫都没事了,顾南箫审问叛军,才知道孙靖娥半夜带着一群叛军去了慈宁宫。

  前一夜梅娘进宫给皇上做菜,顾南箫是知道的,因此一听说慈宁宫有难,顾南箫立刻就带人前来支援,生怕晚了一步,太后和梅娘会有什么危险。

  还好,他赶上了。

  孙靖娥举剑向梅娘刺去的一幕,顾南箫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肝胆俱裂。

  他不敢想,若是他晚了一步,若是他手里的长枪偏了一点,若是……

  那后果,他承受不起。

  梅娘静静地听着,虽然顾南箫语气平静地叙述着这些事,梅娘却依然能想象到其中的惊险。

  “好了,都过去了。”她握住顾南箫的手指,向他展颜一笑,“我们都平安无事,这样就很好。”

  顾南箫说不出话,只能点点头。

  米汤熬好了,顾南箫支开宫女,亲手喂梅娘喝米汤。

  直到看着梅娘将米汤喝了一干二净,他才在梅娘的连番催促下,不大情愿地去休息了。

  赶走了顾南箫,梅娘试着下地活动,只是腿上依然没什么力气,要扶着宫女才能走到窗边。

  透过窗格,她看到外面的庭院。

  青砖地面上的鲜血早已被清洗干净,被烧毁的花草树木也被砍伐拉走,若不是被砸坏的宫门还没有安装上,整个慈宁宫几乎看不出那一夜曾经经历过的血战。

  她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着外面清新凉爽的空气。

  这一切,终于过去了。

  顾南箫只睡了两个时辰,醒过来便去找梅娘。

  梅娘已经又吃了些东西,脸上也有了少许血色。

  在梅娘的坚持下,顾南箫送她出宫,回了武家。

  宫中还有各种事情需要善后,太后重掌后宫,祁瞻中了毒,一应事宜都要找祁镇出面,祁镇数次派人传顾南箫进宫,却都被顾南箫一口回绝。

  他连借口都懒得找,直接对祁镇派来的内侍说,他要陪着梅娘。

  祁镇拿他没办法,只得由他去了。

  梅娘四天没回家,宫里消息又封锁得严严实实,武大娘心急如焚,都让武鹏去报了两次官了。

  见顾南箫送梅娘回来,武大娘又是喜又是忧,不停地追问梅娘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事关宫中隐秘,梅娘不愿多说,也不愿意武大娘替自己担心,顾南箫便将一切都揽在自己身上,只说是东宫走了水,宫中事情多,人手不够,因此禁了内外进出,梅娘才在宫中住了几日。

  梅娘也说自己是这几日在宫里给各处的主子做菜,费了不少心力,所以才累着了,对那一夜的惊险却只字不提。

  武大娘虽然不信,却也知道从顾南箫那里问不出什么来,

  又见梅娘身体虚弱,便要张罗请郎中,熬汤药,又不许她再去南华楼和百味堂操心,只让她在家养着。

  隔了两日,梅娘实在不忍心武大娘为自己忙前忙后,还要各种言语试探,便说要去城外散散心。

  顾南箫听说,提出带着梅娘去琼华岛。

  之前几次想要出行,却都因为各种原因搁置了,梅娘听他如此提议,便答应了下来。

  顾南箫担心梅娘身子还没恢复好,一路吩咐车马慢行,避免颠簸,坐船上岛又耽搁了功夫,直到傍晚时分才到了琼华岛。

  休整了一夜,次日早上,梅娘才看到琼华岛的全貌。

  这琼华岛是皇家御用园林,乃是将一条清水河重新开凿河道,汇聚而成的一个大湖,湖中填上石头土木,堆砌而成一个小岛,岛上有行宫庭院,或怪石林立,或曲径通幽,或飞花瀑布,各种奇花异草自不必说,堪称处处奇景,美不胜收。

  梅娘穿到这里一年多,还是第一次出来游玩,又是后世难得一见的御用园林,还有顾南箫作伴,便来了兴致。

  顾南箫却怕梅娘走多了路疲惫,让仆从拖了画舫出来,两人一起坐船游湖。

  到了湖面,又是另一番景象,只见湖水碧波如洗,波光粼粼,凉风阵阵袭来,令人心旷神怡。

  画舫缓缓前行,绕过一处处景致,等转过西北角,远远地就能看到一大片荷叶,一眼望去竟看不到尽头。

  见梅娘目不转睛地看着那片荷叶,顾南箫便叫船娘将画舫往那边划。

  到了边缘处,船娘上来回禀,说荷叶之中并无通道,画舫划不进去。

  梅娘听了不禁略有些失落,这接天的莲叶虽然好看,却只能看到寥寥几朵荷花,离得远了根本看不清楚。顾南箫不忍梅娘失望,便叫船娘放下一条小船。

  两人上了船,顾南箫亲手执桨,木桨荡开一处处莲叶,缓缓驶入莲丛之中。

  正是初夏时节,一丛丛莲叶生机勃勃,争先恐后地绽放出翠绿的嫩叶,又有早荷尖尖,粉嫩欲滴,或隐在荷叶下娇羞绽放,或傲然挺立一展风华,让人见了便舍不得挪开眼睛。

  越往荷花深处而行,便越是宁静,世俗的喧嚣离他们越来越远,天地之间除了这漫天的荷花莲叶,便只余他们二人。

  梅娘伏在船边,伸手插入清凉的湖水中,只觉得满心重担都离自己而去,一时间惬意无比。

  她仰起脸看向顾南箫,笑道:“我们这算不算偷得浮生半日闲?”

  见她笑容轻快,顾南箫也不禁面露笑意。

  “你若喜欢,我们以后常来便是。”

  梅娘嗯了一声,低头继续看波光漪漪的水面。

  “以后……我们有空再来。”

  听出她话语中隐隐的失落,顾南箫道:“怎么?”

  此处再没有旁人,梅娘便轻轻叹了一口气。

  “你有这份心就好了,日后一定还有机会的。”

  他那么忙,平日里常

  常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如今又立下护驾的功劳,可以说是储君最为倚重的人。

  以后,他只会更加忙碌,这样悠闲自在的日子,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

  顾南箫听出她的意思,沉默片刻方说道:“我正想跟你说,我准备辞去兵马司的职务。”

  梅娘一怔,抬眼看向他。

  你的仕途才刚刚开始?[]?『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他有那样尊贵的身份,又有祁镇的信赖,日后前途不可限量,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不是没有可能。

  他真的愿意辞去指挥使的职位?

  顾南箫停下手中的动作,让小船慢慢漂浮在荷丛之中。

  “我从小依从姑祖母的嘱托,做太子伴读,为太子谋划,事事为家族着想,为姑祖母和表哥着想,却从未依从过自己的心意做事。”

  “我可以选择过这样的人生,却无法容忍你与我一起担惊受怕,劳心费力,甚至身入险境。我曾以为自己无所畏惧,可是在慈宁宫看到你晕倒那一刻,我才知道,我从前不是没有软肋,而是没有遇到你。”

  “这些年来,我为皇家,为家族已经付出够多的了,往后余生,我只想与你在一处。什么朝廷安泰,什么黎民百姓,什么高官厚禄,皆不及你重要。”

  梅娘的眼眶不知不觉湿润了,她低声道:“放弃那么多,值得吗?”

  顾南箫温颜一笑,轻轻握住她的手。

  “只要你平安喜乐,旁的我一概顾不得了。”

  梅娘心中感动,口中却打趣道:“只怕由不得你,才几日的功夫,太后和太子那边一日三五次的来催你,怕是你想走都走不了。”

  顾南箫揽她入怀,笑道:“那咱们成了亲,就离开京城,让他们想找都找不到。”

  梅娘只当他说笑,脸上还是不禁一红。

  “谁说要嫁你了?无媒无聘,我可不会学什么红拂夜奔。”

  顾南箫越发笑得开怀:“聘礼你早收下了,现在反悔可来不及。”

  梅娘一头雾水:“什么聘礼?”

  “梅源记,南华楼,百味堂那几处铺子宅子,可都写在你的名下,难道你收下东西还想抵赖?”

  梅娘一怔,依稀想起那几个铺子的确都写了她的名字。

  可是她只当是顾南箫名下的产业不方便写自己名字,大户人家将产业记在管事和亲友名下也是常事,再说那次为了铺户的事,也是他亲自出面澄清,所以她从没想过顾南箫是当真把铺子房产给了她。

  “可是……”她陡然回过神来,薄面轻嗔,“你不会是从那时候就开始打我的主意了吧?”

  顾南箫不禁放声大笑,笑过之后才说道:“我知道那些还不够,那日出宫我已经禀明了父母,等咱们回去,就去你家正式下聘,可好?”

  梅娘又羞又急,说道:“我还没答应嫁给你呢。”

  这人自说自话,就要把她的终身大事定下了?

  顾南箫扳过她的肩膀,直视着她的眼

  睛,墨深的眼眸中满是认真。

  那我现在问你ツツ『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梅娘,往后余生,我会待你如珍宝,尽我全力护你周全,与你一生一世一双人,你,可愿嫁我?”

  身侧是漫无边际的荷花莲叶,面前是他俊朗无双的容颜,他的眼眸倒映着湖水粼粼的波光,盛瞒了期盼。

  梅娘只觉得满心激动,一时间说不出话,只点了点头。

  顾南箫面露欣喜,将她拥入怀中。

  “梅娘……”

  小船在荷花丛中微微荡漾,荡开了这一满池的融融春水。

  在岛上好吃好睡了两三日,梅娘的身体已经恢复了一大半。

  闲暇的时间多了,她就开始琢磨美食,利用岛上的新鲜果子和各种食材,鼓捣出好几样新鲜吃食来。

  这日外头送来一篮新鲜樱桃,顾南箫见了,感慨道:“之前说带你来琼华岛看桃花,结果不知不觉就到了这个时节,连樱桃都熟了。”

  梅娘洗了几个,与顾南箫同食,笑道:“桃花只能看又不能吃,我瞧着这樱桃水灵灵的,倒是正好。”

  顾南箫点点头,说道:“这琼华岛的水清澈干净,只有这里种出来的樱桃最鲜甜,姑祖母和表哥都爱吃。”

  梅娘吃着这樱桃果然与市面上的樱桃不同,不由得来了兴致。

  “这樱桃倒让我想起一道菜,一会儿我做了,给你尝尝。”

  顾南箫点头答应:“好,我给你打下手。”

  梅娘也不客气,果然让他摘洗樱桃去了。

  梅娘从菜筐中挑出一块猪里脊肉,切成半寸的小块,加上盐和料酒稍微腌制一会儿。

  取干淀粉,加少许水,搅拌成浓稠的淀粉糊,倒入肉丁,用手轻轻抓匀。

  锅中倒油,烧至六七成热,逐一放入肉丁,将肉炸至变色捞出。

  留少许底油,下入切碎的番柿,炒至出红油。

  拿出一个小碗,用醋、糖、盐和少许淀粉,调成料汁,下入锅中。

  用中火将料汁熬制浓稠,倒入炸好的肉丁炒匀。

  炒到每一块肉都均匀地沾染上料汁,即可出锅。

  顾南箫在一旁打下手,见菜出锅,笑道:“我以为你要用樱桃做菜呢。”

  梅娘接过他递过来的帕子,擦了擦微湿的额角,拿起一颗冰镇的樱桃吃下。

  “这菜就叫樱桃肉,虽然名字里有樱桃,却不是用樱桃做的,你尝尝看,应该合你的口味。”

  顾南箫拿过两双筷子,递给她一双。

  “无论你做什么菜,都是最合我口味的。”

  两人说笑了几句,梅娘催促他快尝尝。

  顾南箫夹了一块肉,只见这肉块大小适中,色泽红艳,散发着一阵阵酸甜的香气。

  他放在口中,一口咬下去。

  经过炸制的肉块外酥里嫩,一咬那脆壳便碎裂开来,里面的油汁混合着番柿酱酸中带甜的滋味,越吃越香,越吃越是停不下筷子。

  两人

  你一口,我一口,很快便将一盘樱桃肉吃光了。

  顾南箫面带不舍地放下筷子,说道:“若是能每日吃到你做的菜,我此生便别无他求了。”

  梅娘收起碗筷,笑道:“再好吃的东西,早晚也有吃腻的一天。”

  顾南箫却煞有介事地摇摇头:“你做的,一辈子吃下去也不腻。”

  梅娘微微红了脸,正要说话,却见金戈匆匆跑了进来。

  “三爷,宫里刚传来的消息,皇上毒发,病情危重,太后娘娘和太子殿下派人来传信,请三爷无论如何也要进宫一趟!”

  梅娘听了这话,不由得一惊。

  见顾南箫望向自己,梅娘立刻说道:“皇上病重,只怕朝野动荡,你还是回去看看吧。”

  这几日顾南箫陪着她,无论太后和祁镇怎么派人来三番五次地催促,都置之不理。

  如果皇上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朝廷必定有大事发生,即使顾南箫想置身事外,只怕也难。

  顾南箫想了想,道:“好,你随我同去。”

  梅娘知他挂念自己,便没有拒绝,两人一同离开琼华岛,回了京城。

  一进宫,就有太后身边的内侍将他们接了进去。

  慈宁宫里还算是平和,太后见了他们,并没有怪罪顾南箫的意思,而是直奔正题。

  “皇上中了合欢散的毒,几日来太医殚精竭虑,却始终找不到解毒的法子,到了第七日,皇上果然毒发,今日已经厥过去三次了。”

  太后闭了下眼睛,努力让情绪平复下来。

  “前几日皇上清醒的时候,已经留下诏书,命太子监国理政,你表哥素得民心,朝廷还算稳当。你父亲母亲和你大哥这几日都在宫中,又调了京西大营的兵力守着,宫里也算安静。”

  “只是皇上病势危急,如今这个节骨眼,哀家和太子谁也不敢轻信,只能叫你来了。”

  顾南箫默默听完,问道:“表哥现下在何处?”

  太后望向太庙的方向,说道:“皇上第一次厥过去的时候,太子就去了太庙,披发跣足,在祖宗牌位前长跪不起,只求用自己一命能换得皇上龙体康复。”

  梅娘闻言,默然不语。

  她知道从前祁昊最好做表面功夫,朝野无不夸他至仁至孝,现在跟祁镇相比,祁昊的手段实在不太够看。

  只嘴上说说孝顺有什么用,真能像祁镇那样,诚心叩祷,把皇上龙体看得比自己还重要,宁愿求死,也要皇上安康,这才是大孝。

  这样一来,不管皇上此番是死是活,祁镇都能落下一个好名声。

  顾南箫不置可否,问道:“祁昊呢,他那里可有解药?”

  提到祁昊,太后一脸恼恨,怒道:“那个不忠不孝,弑君弑父的东西!死到临头,居然还不肯交出解药,还要用解药跟皇上讲条件,要保住孙家!”

  顾南箫眉头一皱,道:“皇上怎么说?”

  “皇上乃是堂堂一国之君,怎可受如此卑劣的手段胁

  迫!”太后深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前几日皇上为防万一,早早定了孙家的罪。”

  孙靖娥废除后位,赐白绫毒酒,孙家灭九族,孙应奎及几个主犯凌迟处死,其他人,该砍头的砍头,该流放的流放

  ?叶流金提醒您《燕京小厨娘》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皇上心知自己中了剧毒,怕是时日无多,索性快刀斩乱麻,直接将此事以最快的速度处置完。

  反倒是他不肯向祁昊低头,倒让顾南箫有些吃惊。

  梅娘却不觉得意外,那日在慈宁宫,她就亲眼看到了太后那宁折不弯的性子。

  太后尚且如此,皇上是她的亲生儿子,又怎肯向屑小之辈低头,只怕是宁可玉石俱焚,也不肯妥协。

  只是皇上这样倔强,这一次毒发,可就真的危险了。

  顾南箫收敛起脸上的神情,问道:“皇上是如何处置祁昊的?”

  太后冷冷地说道:“那是他亲生儿子,祁昊敢给他下毒,他却说虎毒不食子,到底还是要留祁昊一命。”

  见顾南箫面露不以为然,太后继续说道:“皇上将他贬为庶民,发配到极北至寒之地,着重兵看守,永世不得离开北疆。”

  “至于是死是活,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顾南箫默然,许久才说道:“皇上能做到如此,也是不易了。”

  那极北之地一年之中倒有大半年是冰天雪地,冬日里一不小心,连手脚都会冻掉,在京城养尊处优的祁昊,能吃得了那样的辛苦吗?

  只是他做的那些事情,能留他一条小命,就算是皇上顾念父子之情了。

  太后劳累了这些日子,见顾南箫肯回来,便放了一半的心,跟顾南箫说了会儿话就去歇着了。

  梅娘正想去厨房看看能给顾南箫做些什么吃食,就见靖国公夫人闻讯而来。

  梅娘毫无心理准备,刚要行礼,就被靖国公夫人一把拉住了手。

  “好孩子,可算是见着你了!”

  靖国公夫人在宫中住了几日,早就听全姑姑和宫人们说起那日的事,听说梅娘拼死保护太后,对她是既感激又疼爱,直夸她智勇双全。

  梅娘被她夸得不好意思,又生怕说错了话得罪未来婆母,只能红着脸坐在她身旁。

  靖国公夫人是越看梅娘越满意,这样的女子,家世清白,聪明果敢,秀外慧中,做得一手好菜,简直是她最中意的儿媳人选。

  最最难得的是,自己小儿子喜欢!

  要不然此刻不合时宜,靖国公夫人恨不能把梅娘直接带回家去,向全京城宣告,她的儿子要娶媳妇了,而且是一个这么好的姑娘!

  既然现在不能把梅娘带走,靖国公夫人就把人带在身边,多让她结识宫里的内外命妇,接下来几日,梅娘连跟顾南箫私下说句话的功夫都没有。

  宫内外的人个个都是人精,眼看着靖国公夫人如此看重梅娘,自然也乐得锦上添花,梅娘每日收的见面礼收得手软,大部分都来不及细看,直接撂给全姑姑,让她帮忙保管。

  三日后,

  乾清宫总算传来好消息,祁瞻体内的毒性被压制住,人也清醒过来了。

  虽说皇上醒来,可是太医却说,毒性只是暂时被压制住,不知什么时候还会复发,唯一的办法还是寻找或者研制解药。

  祁瞻经过这一场折腾,身体大不如从前,太医私下跟太后和祁镇等人说,祁瞻的身体受了极大的损害,只怕有损寿元。

  祁镇和太后心急如焚,想尽法子去寻解药,只是五皇子府被翻了个底朝天,依然找不到。

  祁瞻病情稳定之后,便正式颁布封王的诏书,令一众皇子尽快离京,前往封地。

  祁昊自然是第一个被送走的,只是他一路吃尽苦头,哪怕在得知孙家已经被全族诛灭,依然不肯交代解药的下落。

  知道祁昊是铁了心要祁瞻的命,祁镇索性也不指望他了,只自己想办法。

  只是皇上身中剧毒,此事不宜声张,祁镇即使想找解药,也只能低调行事。

  还是顾南箫自告奋勇,提出去民间和海外打听解药的方子,祁镇求药心切,便封了他做观风使,许他出京寻药。

  待皇上的病情稳定下来,靖国公夫妇就出了宫。

  靖国公夫人求了太后赐婚,以最快的速度定下了顾南箫和梅娘的婚事。

  靖国公夫妇怕耽搁顾南箫出京的日子,便将婚期定在最近的良辰吉日,好在靖国公夫人早有准备,不过一个月的功夫,放定,纳吉,请期等一应流程就都完成了。

  倒是武大娘,从前一直担心梅娘不好说亲,没想到天降大喜,太后赐婚的旨意送到了武家。

  直到送梅娘出嫁的那天,武大娘还觉得自己仿佛身在梦中。

  大婚这日,武家到靖国公府铺满红毯,十里红妆围着京城走了一大圈,大半个京城的人都赶过来看热闹。

  武鹏将梅娘从房里背出来,送她坐上花轿。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之中,她听到武鹏难掩哽咽的声音。

  “二姐,你以后好好的,要是二姐夫欺负你,就回来告诉我……”

  少年的声音略带黯哑,却透着决绝和坚定。

  梅娘心下感动,伸出手拉住了武鹏。

  “鹏儿,你好好照顾娘,还有兴儿,云儿,月儿……”

  千言万语,却只有这几句叮嘱能说得出口。

  不远处,望着一身凤冠霞帔的梅娘,武大娘早已哭得泣不成声。

  梅娘这一路走过来有多难,没有人比她更清楚。

  看到梅娘得偿所愿,武大娘既欣慰又伤心。

  欣慰的是梅娘终于嫁了个好人家,伤心的是女儿嫁了人,往后回娘家就难了。

  而且顾南箫被封了观风使,不日就要启程,梅娘也是要同去的,这一去,不知哪一年才能回来。

  这让她如何不难过?

  在一众欢天喜地的喧闹声和武大娘的哭声中,花轿缓缓抬起,接亲的人群浩浩荡荡,向着靖国公府的方向前行。

  桃娘、王翠红、

  杜秀和穆燕等人围着武大娘,望着花轿远去的方向,也是泪眼婆娑。

  从前总觉得相处的时间还很长,她们还有很多时间和机会跟梅娘学习厨艺,一起做各种各样新鲜的菜式。

  直到这一刻,她们才忽然意识到,梅娘是真的要离开了。

  虽说梅娘这个月已经把酒楼和学堂的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可是她们还是舍不得梅娘。

  没有师父在,她们以后可怎么办呢?

  与此同时,轿中的梅娘也十分放心不下。

  可是她强忍住内心的情绪,没有放声痛哭,也没有回头留恋。

  人生总是有聚散离别,即使不是今天,未来的一天,也总有分别的时候,她们都要继续向前走。

  不知是不是顾南箫提前叮嘱过,轿子行得四平八稳,丝毫没有从前听说过的新娘出嫁要颠轿子的可怕。

  梅娘从轿帘的缝隙向外看去,正好迎上前方顾南箫转过头投来的视线。

  隔着轿子,两人相视一笑。

  骑在高头大马上的他一袭鲜亮的衣袍,一改往日沉稳冷肃,颇有几分翩翩佳公子的气度。

  梅娘一眼看去,心里只有四个字。

  公子如玉。

  这是她要嫁的夫君,是她认定的良人。

  一生一世,一双人,是他给她的允诺,也是她在心里的承诺。

  一路吹吹打打,接亲的队伍终于到了靖国公府。

  喜娘扶着梅娘下了轿,一路跨马鞍,步红毡,牵红绸,与顾南箫一同进了喜堂。

  隔着红绸盖头,梅娘看不到四周都有什么人,只觉得满屋都是人,满耳都是贺喜声,一时分辨不出都有谁。

  喜娘扶她跪在香案前,赞者高声唱礼,梅娘依着规矩,三跪、九叩、六升拜之后,才算是礼毕。

  两个红衣小童手持龙凤喜烛导行,引着梅娘进新房,梅娘只觉得一路过去脚下软绵绵的,她留神细看,只见地上铺的竟然是麻袋。

  她走过一只,便有喜娘抬起来,铺到前头去,让她一路踩着麻袋进新房。

  一路铺着,喜娘一路喊着“传宗接代”,“五代见面”之类的吉祥话。

  梅娘这才知道,原来这麻袋也是吉祥的寓意,不禁觉得好笑。

  如此一路走到洞房,喜娘扶她坐在顾南箫的右手边。

  顾南箫手中拿着系了红绸的喜秤,轻轻地挑开了梅娘的红绸盖头。

  凤冠下的女子面若桃花,分外娇艳,即使是与梅娘再熟悉不过的顾南箫,这一眼望去也不由得目露惊艳。

  两人喝过交杯酒,梅娘又被喜娘逼着咬了一口生饺子,红着脸说了句“生的”,引得新房里众人一阵笑,这才暂且放过了她。

  顾南箫出去应酬客人,留下银禾陪着梅娘,有银禾守着门,别说想要闹新房的客人,就算是对新娘好奇的小孩子都不敢近前,梅娘索性去了大衣裳,卸掉簪环浓妆,安安静静地在房中歇下。

  天才黑下来,

  顾南箫就回来了。

  梅娘听到顾南箫在外头说让银禾回去歇息的声音,连忙从喜床上坐起来。

  她摸了摸头发,想去照照镜子看自己此刻妆容如何,又怕被顾南箫撞了个正着,反倒惹笑话,才犹豫了片刻,顾南箫已经进了新房。

  梅娘便不再纠结,笑盈盈迎了上去。

  “你回来了,喝了多少酒?”

  顾南箫握住她的手,说道:“我让金戈给我换成了水,你闻闻,是不是一点儿酒味也没有?”

  梅娘凑近他闻了闻,果然没什么酒气,再看他眼眸清亮,这才放下心。

  “那你吃饭了没有?”

  她才一开口,正好顾南箫也问她。

  “你吃过东西了吗?”

  梅娘噗嗤一笑,说道:“你忘了我是做什么的,就算饿着旁人,也饿不着我呀!”

  顾南箫想到方才看到银禾在外面廊下打着饱嗝喝消食茶,就知道她们两个定是背了人偷吃好东西了。

  顾南箫忍不住笑,拉她到床边坐下。

  “在这房里待得可习惯?有没人为难你?”

  梅娘故意板脸,说道:“你是不放心你家里的人,还是不放心我?”

  她可是嫁给顾南箫的,谁会为难她?再说,她又不是软柿子,真有人找事,难道她不会骂回去吗?

  顾南箫失笑,道:“我是不放心你,怕你初来乍到,什么都不习惯。”

  梅娘想了想,说道:“你要这么说,还真有一件,有一个小厮,说是叫铜炉,非要给我送什么账本和钥匙,银禾训了他几句,把他撵走了。”

  顾南箫无奈扶额:“铜炉是管着咱们院子的,想是你刚嫁进来,他想来表忠心罢了。”

  梅娘好奇,问道:“你的人都是怎么起的名字,谁家小厮会叫什么金银铜铁呀?”

  顾南箫笑道:“起初不过是起了金戈和铁甲两个名字,后来才加了银禾和铜炉,不过是图方便罢了。”

  梅娘看向他的脸色,小心地问道:“你是不是很想上战场啊。”

  他是靖国公的嫡子,身上流淌着是武将的血脉,可是他上面有两个哥哥,又是从小入宫,后来又做了兵马司指挥使,哪里还有上战场的机会。

  所以,他才会给自己的小厮起名金戈和铁甲,聊以宽慰罢了。

  顾南箫闻言一默。

  旁人只知道他的小厮名字叫金银铜铁,很是好记,又有谁会像她一样,想到其中的深意呢?

  他抱住她,发出一声只有她才能听到的轻微喟叹。

  “不过是少年时候的幻想罢了,现在早就不想了。”

  梅娘环住他的腰,低声说道:“我知道,你跟我一样,是很想离开这里,去外面看看的。”

  京城再好,于他来说却像是一个巨大的笼子,从皇宫到京城,只是从一个小笼子换到一个更大的笼子罢了。

  可是再大再结实的笼子,也关不住一颗向往自由的心。

  顾南箫将她抱得更紧,低声道:“有你就好了,以后我们一起离开京城,我带你游遍五湖四海,你想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

  如果是一个人,即使游遍天下,也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梅娘在他怀里轻轻点头,道:“好,我随你去,我们一起去看看天下的美景,尝尝各处的佳肴。”

  “天涯海角,我只随你去便是了……”

  喜房内,红烛高悬,烛泪滚烫,棉芯烧得噼啪作响,直燃了整整一夜,方到尽头。!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mlfs.com。神马小说网手机版:https://m.smlfs.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