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胶片相机_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
神马小说网 > 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 > 第136章 胶片相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6章 胶片相机

  【不同朝代皇帝们的苦衷】

  【秦朝是这样,平民只要修长城、修驰道、修皇陵、修宫殿、开灵渠、交重税就可以了,可是秦始皇要考虑的事情就很多了】

  【汉朝是这样的,农民只要土地兼并、阶级封锁、黄巾起义就可以了,可是外戚要考虑的事情就很多了】

  【三国是这样的,士兵只要打仗、屯田、交税、被火烧、被水淹就可以了,可是大魏吴王要考虑的事情就很多了】

  【晋朝是这样的,平民只要被打劫、被揭秘、被封锁、喝肉粥就可以了,可是晋惠帝要考虑的事情就很多了】

  【隋朝是这样的,民夫们只要修运河、造龙舟、修宫殿、征高勾丽就可以了,可是隋炀帝要考虑的事情就很多了】

  秦,咸阳城。

  此前从天幕中也刷到过不少视频,均是奉承之语,什么‘迷人又可爱的老祖宗,身高198腹肌八块,配剑和曹操一样高,他不就是想长生不老吗?他有什么错?唐僧怎么就不能跳进文明人老祖宗的嘴里?’等等。

  这一度让他也飘飘然,以为隔了数千年,终于有人明白了他的苦心。

  此时,望着评论区一条条“尖酸刻薄”的评论,嬴政脸色转瞬成了青铁色。

  “六世余烈我独享,二世而亡不背锅。”

  “大秦严选不粘锅!”

  “如果秦始皇真的能活到现在,能不能上桌吃饭都不一定。”

  “这种被拉去修两天长城就行了!”

  嬴政每念一句,额头青筋就跳动一次,脸色愈发阴沉不善,要说谁最想让大秦万世不衰,唯他意愿最为强烈。

  所以统一六国这么多年后,南征北战、修建驰道就是为了清除大秦的外患,对内一直致力于统一文字、度量衡、禁私学、焚诗书、多次巡游,就是为了去除六国的影响。

  此外,还大义灭亲斩了赵高、胡亥两个祸害,又为我大秦为天下子民除去一祸害。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为了大秦子民操劳的结果,如今反而成了后世诟病的原因,他岂能不怒!

  “真是此有此理!”

  “朕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建驰道、开灵渠无不是为了这江山百姓,何错之有?”

  “朕为天下臣民之君,一统六国功比三皇五帝,修皇陵、宫殿乃是应有之意,这又何错之有?.咳咳”

  “李斯、冯去疾,你们说,朕哪一点错了?”

  李斯和冯去疾对视一眼,额头冷汗直流,心中想着,天幕又犯病了.没事老戳陛下肺管子干嘛

  明,金陵城。

  朱元璋等人冷笑不已,秦隋二朝,均是因为好大喜功、不惜民力而亡。

  此乃公论,他也实在是想不通,为何后世对嬴政的评价如此之高如今才知道,只是一部分人这么觉得。

  一统六国,废分封立郡县,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确实都是极高的功绩,但无可否认的是他好大喜功、贪残酷虐,无论是灭一国就仿建该国宫殿,亦或是阿房宫,骊山墓,贪恋长生,南征北战,修长城、驰道、六次巡游等等。

  一桩桩一件件,看似丰功伟绩,实则都是浸染透了百姓的血泪。

  这些工程都太大了纵然是后世,如三北防护林、治理黄河等,都是几十年的规划,未曾要一股脑全上,要一下子就建成,而是将工程周期拉长,避免劳民折腾。

  况且这些个工程,没有后世那种机械替代苦重的劳役,吃的穿的医疗全都跟不上,修长城、修这修那,不跟送死差不多?

  似评论区这种,如果老板让周末团建或者是加下班,就恨不得对方全家立马狗带,怎么到了秦朝各种酷虐之事上,反视而不见?

  “板子没打到自己身上不知道疼。”朱元璋只能把原因归到这一项,他是最底层老百姓出身,明白民间疾苦,所以登基来,始终勤俭节约,轻徭薄赋,与民生息。

  “两晋.什么臭鱼烂虾.”不少人忍住了没出声,只在心里吐槽。

  其中有一个评论很真实……那就是这个年代,人活着都费尽了全力,哪有那么多美好。特别是对于女子和小孩而言…长得丑的倒还好,长得标致些的就遭人惦记。

  小孩也如此…像节日盛时,如元宵节逛花灯,人多眼杂的小孩子最易遭贼人掳了去,相比之下后世更是显得是那么的太平……众人实在想不通为什么他们那么想穿越回这连吃口肉都费劲的破时代。

  “看来.他们的审美.挺特别的。这可能是他们说的电视剧的影响吧?”刘基微笑着说道,这电视剧和短剧他们都见过了,什么1566,三体,凡人修仙传等。

  “也不是没有可能”此前他们就刷到过吐槽古装剧人物、着装、环境严重不符的视频,如果不是刻意去了解真的会将电视剧中看到的信以为真了。

  《让他们把自己的工资分八成给秦始皇就老实了》

  《不是,还有人粉晋朝?》

  《魏晋名句:魏晋南北朝,荒唐且美好,没听说过吗?》

  《美好是指:被煮到同一個锅里吗?》

  《永乐朝是这样的,方孝孺十族只需要被诛就好了,可是朱棣需要考虑的就很多了[狗头]》

  《大清是这样的,老佛爷只需要割地,赔款,向英吉利国宣战就可以了,可是西方列强要考虑的事情就多了》

  【一个家长说:孩子最近问以前的电影胶片是怎么把人拍下来的】

  【其实电影和相机的原理是一样的,电影不过是以每秒24张照片在连贯播放,利用了人眼睛的视觉暂留现象,所以看起来很流畅,例如你在网上见过的这种,三张纸转到一定速度,看起来像画中的人在动】

  【常见的胶片主要有黑白复片和彩色复片,其中负责感光的物质都是卤化银颗粒,这个卤素元素其实是氯、碘、溴那一列的元素,它们和银发生反应后形成卤化银,以前用的一般是溴化银】

  【在你按下快门键后,光线会照射到充满卤化银晶体的胶片上,让卤化银晶体发生结构性变化,并和旁边也受到了光线照射的卤化银晶体聚集起来,形成潜影,这潜影暂时还看不到】

  【胶片上某个部位接收到的光线越强,聚集和变形的卤化银晶体就越多,光线很弱的部位卤化银晶体就不会变化】

  【接着是冲洗和放大两步,冲洗是处理胶片本身,包含显影和定影,需要用到显影液和定影液,其中显影液又以柯达D-76最为出名,其成分是】

  【显影液能将之前已经感光聚集的卤化银晶体,还原成黑色的金属银颗粒,而没有感光的卤化银则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之后再用定影剂,洗去没有改变的卤化银晶体,最后用清水洗净胶片上的药液,挂起来晾干胶片就洗好了】

  金陵城。

  一众人又再次忙碌了起来,这就是后世摄影的原理,是真的简单。

  “竟是这般巧思!”朱元璋、朱标等人均是眼前一亮,天幕这种短视频,利用的不就是这个原理吗。

  换句话说,只要将这玩意搞出来,那么他们自然而然就能请人像拍电影、电视剧、短剧等等将一切拍出来,这和平时看的黄梅戏都一样,以后举行祭祀大典时,不就可以合照、甚至将过程拍摄下来留做纪念了吗?

  还有各种历史瞬间,以后都会成为珍贵的文献到时看谁他娘的敢污蔑朕,将朕画成像折弯了的拖鞋!

  真是岂有此理!

  而且到时候,也就不用再挖朕的陵寝了吧!

  朱元璋的心思急转,若说除了亡国、不肖子孙外,还有什么让他一想起来就膈应的,那就是陵寝可能被挖了,好在从天幕的信息得知,他的陵寝直到后世也没有被发掘。

  一众大臣也都有些欢欣.摄影机和照相机鼓捣出来后,以后的娱乐项目必然也跟着井喷,各种电视剧。像从天幕见过的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三体等等,再也不用看小帅解说了。

  不管怎么,像节日合家欢聚、洞房花烛、金榜题名时,谁人不想记录下这珍贵的一刻。

  这机器比留影机的意义还要重大。

  科学部中,一众人开始盘点,卤素可以用氯气代替溴,氯气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时候就会被分解出来,显影液成分看起来也容易办得到,只是这所谓的显影液就有点难办。

  几人对视一眼,大概都知道对方心里所思。

  和兴茶食店。

  “若真把照相机造了出来,砸锅卖铁也要买一个不是”一众食客皆是喜上眉梢,他们也是明白这机器的含金量的,这比留声机更加重磅。

  留声机就硬生生创造了一个产业,即戏曲歌曲的录制和销售,毕竟平日里,可不是谁都能听得起秦淮河花船的花魁开口的。

  一开始,就算有一个两个三个花魁不愿意屈尊唱给那些泥腿子听,但眼睁睁看着大把大把的银子,哗哗流入唱功稀疏平常、不入她们法眼的贱人口袋中,就暗中恼怒,同时明白这钱相较之下来得更是清白与容易,再也不复矜持。

  光是听.哪里得劲啊。

  万掌柜兴奋地搓了搓手,他是有入股一家小的电器行,平日里并不管事。

  此时整个金陵城的电器行,大家都是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对于他这种后入行的人来说,无疑是更美妙的开局。

  他也知道,这不是天幕故意刁难而是大明朝化学一科起步甚晚,所以很多在后世是很容易造出来的东西,在如今却是闻所未闻,需要一步步去试出来。

  这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就是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研究,好处是充分调动了各界的力量去研究,同时也让各国的使者不容易将这些技术抄回去。

  【胶片上受到强光照射的部分,留下的黑色金属银颗粒越多,胶片越不透光,反而是原本光线暗的部位,卤化银晶体没怎么变化,最后都被定影液洗掉了,越透光】

  【所以此时胶片上的明暗亮度,与被拍摄的景象刚好相反,这就是它叫负片的原因】

  【接着是放大也就是使用放大机,把洗好晾干的胶片再翻拍到相纸上,变成照片】

  【放大前需要先把胶片固定在放大机的底片夹上,然后打开光源穿过底片,并被镜头聚焦后,在底座处的相纸上投射出一个清晰的影像】

  【相纸表面也涂有乳化银感光乳剂,被光线照射后同样会发生结构性变化,之后还要再做一次显影定影等操作】

  【妙就妙在这里,之前胶片上的明暗信息和真实世界刚好相反,而翻拍后,相纸上的明暗信息与胶片又刚好相反,这样负负得正就得到了正常的照片了】

  【彩色负片的结构与黑白复片相似,区别在于片机上方有三层感光图层,可以分别感受不同波长的光线,最后混合成你肉眼看到的颜色】

  【只是这个彩色和黑白覆片一样,与真实的颜色刚好相反】

  《他们的脑子是怎么把这些东西琢磨出来的,我看半天都不懂》

  《照相机不是一个人发明的,经过很长时间,慢慢完善的》

  《胶卷相机已经退出市场了,只有一些电影拍摄的时候还在用》

  《胶卷最大的好处是:照片可以无限放大,不会出现马赛克,胶卷理论最高分辨率是碘化银分子的宽度》

  《电影声音怎么办?》

  《声音另外录制的所以电影拍摄中,打板的作用就是为了对齐声音的》

  唐,长安城。

  李世民也赞叹不已,这照相机的原理很简单,但实际的过程却极为复杂,何况还有显影与定影两个部分。

  “这么好的东西.他们已经淘汰了?”众人皆是无奈

  “他们是用手机来拍摄了吧?”一众人都知道了电脑、手机、软件等的含义,胶片照相机应该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第三次工业革命,如手机、电脑等,那就更麻烦了。

  一众人不是没有刷到过‘容嬷嬷教紫薇看电路板’、‘容嬷嬷教紫薇受力分析’、‘容嬷嬷教紫薇种植’系列

  一个个字都认识,组合起来就像天书一般,不提也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mlfs.com。神马小说网手机版:https://m.smlfs.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